林毅夫,1978年畢業于臺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,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系,獲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,1986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,1987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發展中心做博士后。
1987年學成歸來后曾擔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,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,并擔任主任至今。林毅夫教授是第7、8、9、10屆全國政協委員,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,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。200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。
林毅夫教授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,在學術上取得了多方面豐碩的成果。林毅夫教授共出版了13本學術專著,其中《充分信息及國有企業改革》被翻譯成英文、日文出版,并以中文繁體字分別在香港和臺灣出版?!吨袊钠孥E: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》被相繼譯成中文繁體字、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、法文、越文、俄文等版并被數次增訂。他在制度經濟學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,有關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研究成果享譽海內外。
林毅夫教授1992年發表于《美國經濟評論》的《農村改革和中國的農業增長》一文被美國科學信息研究評為1980年至1998年間的經濟學論文中,引用率最高的論文之一。其著作《再論制度、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》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,第四章“價格雙軌制與供給反應:理論與來自中國農業的經驗證據”榮獲第九屆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,《制度、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》獲1992年度“孫冶方經濟科學獎”;《技術變遷和家庭收入分配》一文為被評為1999年度《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經濟學》最佳論文。還有多本著作分別獲得北京市第4、5、6屆哲學、社會科學科研著作一等獎。
林毅夫教授在國內外擔任多家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,是國務院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“十五”計劃、“十一五”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、亞洲開發銀行長期戰略框架高級顧問組成員、世界銀行顧問,國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,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。